顯示具有 《上環》 - 中菜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上環》 - 中菜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香港。食》上環 唐宮小聚 ﹏ 新派的Fusion中式餐廳 松露香菇賣相一絕 味道也很討好 值得一試

真的很少寫中式餐廳的食評,可能因為自己真的太少機會吃到,所以都一直都維持在一個很少數目,但不能不說中式也有很多好吃的餐廳,而且每一次筆者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中式的大部份題材都較為豐富,對於筆者愛寫多於愛食的人來說也是這好不過。



這夜走到上環區,也並不是筆者常來的地方,上環這一邊最近發現得頗快,除著南港島線的伸延,看來這邊頗有潛力成為一個新主打的食區。上環區給筆者的印象就是很多老牌食店,如勝香園及九記牛腩,當然也有近幾年深受很多年青人捧場的川善茶居。最近這邊也有一間新派的中式餐館在這邊開店,它就是唐宮小聚。




這一間餐廳主打的是新派京川菜,跟很多傳統餐館不一樣這裹的裝潢較光鮮較西洋化,設計為白色主體,簡單的佈置配上鎢絲燈,地方寬敞空間感十分夠,這夜筆者雖然只有七個人但餐廳安排了一張乒乓球枱合併而成餐枱,唯獨缺點是朋友與朋友之間距離太遠難以交談,要不停把食物傳來傳去,感覺也頗特別的。


先來的是酒呈醉雞 (Drunken Chicken, $68(Standard) / $128(Large)),筆者及朋友點的份量是大的那一個,醉雞傳來十分強烈的花雕味道,離半張枱也能嗅得到酒的香氣味道,當然用酒煮的菜式並不會真醉的吧。醉雞的色澤十分光鮮,整個成金黃色,肉也不算太多,口感幼嫩而不油膩,醉雞的雞肉入味度略嫌不足可以做得更好。



再來一個較平實的麻醬炒手 (Seasame Pork Dumplings (6pcs), $59),份量是一口一顆,筆者一向也很喜歡吃麻醬類食品,麻醬襯托的炒手挺香的,做法令筆者聯想起街上吃的齋腸粉一樣很,入口順滑,外皮頗薄,再配上麻醬吃起來很滑味道都很濃,適合重口味的食客。


聽說松露香菇 (Truffle Shiitake Buns, $49)是這兒最有名氣的招牌菜又怎能錯過,很多人都覺得它像一個大蘑菇,筆者覺得它像一個被噴黑了的流沙包,很奇怪雖然包點並沒有朱古力的味道,但筆者離遠也嗅到朱古力味,直至把包放在面前才深深體會這其實是黑松露的味道。這個包吃起來很特別,內裹用蘑菇粒及黑松露釀製而成,還以為在西餐廳吃黑松露意粉一樣。簡單的配搭做出了極出色的味道,一把包咬開食材都忍不著衝出來,松露分佈在包內的每一個角落,而配上蘑菇是切粒令味道口感都非常有層次感,是一款帶點西洋化及性價比很高的中式點心。


想吃一點海鮮類,但餐廳選擇不多,看到有豆酥魚塊 (Fish Fillet with Crispy Soy Bean, $109)就點了一個。筆者十分喜歡這個魚,魚吃起來是啖啖肉沒有骨適合跟筆者一樣不喜歡吐骨的人,肉質十分嫩滑,外邊被一堆啡色的物體包圍著,朋友間在研究這些是甚麼,當然其實餐牌有寫的,有朋友說這像保濟丸,雖然說是豆酥,但也沒有餐牌所說crispy的感覺,口感帶一點硬又並不像杏仁或花生,但出奇地配上本身的魚塊很好吃。



當老虎遇上豬,就成為這個菜的名字-猛虎咬豬 (Pork Belly Slider, $39)是餐廳另一款招牌菜之一,看到這個名字真的甚為有趣,令筆者想起足球小將的猛虎射球一樣,就知吃起來會否也像猛虎般呢?更令筆者在研究的是放置每一個類似在家裹所用的蒸架。說回正題,喜歡這個猛虎咬豬,是個充滿層次感口感的菜式,用上一塊薄餅,配上一塊帶有很厚脂肪的豬肉及酸菜等製作而成,翻過其他食評說這款有茄醬,寫的時候筆者大驚,是因為筆者不會吃茄醬,再回想這個猛虎咬豬用的應不是茄醬,反之應該是類似燒烤醬的醬料,聽說這個也是刈包,不吃中菜的筆者又怎會吃過所以都是第一次,這個餅皮做得不錯,軟綿不厚,豚肉有一點像東坡肉較為肥膩吃起來不過不失,味道較平淡,反之配菜做得不俗令整個層次感很討好。



其實不應該點擔擔拉麵 (Dan Dan Noodles, $49),因為是晚餐朋友聚會吧,這個麵比較個人化,每個朋友只分了幾根來試。擔擔拉麵色澤平淡而且湯底不濃,吃起來沒有辣偏重芝麻醬較重一點,其餘食材偏少,所用的麵偏腍,爽口但並不彈牙,整體不算很油膩不過不失。


比較大路的菜式有咕嚕豚肉 (Sweet and Sour Pork + Fresh Pineapple, $99),這個跟平常吃的中式咕嚕肉比較醬料較少,吃起來亦較乾身,肉質不像平常吃到的吃起來較實。但問題所在是炸漿,炸漿略嫌太厚,有幾顆根本沒有任何肉在內,大概是誤把炸醬炸出來上碟,整個肉絲毫不甜,吃不到甚麼中式咕嚕肉的風味,很多中式餐廳肯定炒得比它好吃。


另一主菜沙薑豬手 (Spiced Ginger Pork Knuckle, $68(Standard) / $128(Large)),合共分成三層,表面是沙薑,中層是芫荽,底部就是豬手,豬手份量很大,但切得跟平常所吃的為小,約一顆有一個一元港幣大,不知甚麼原因豬手不入味,雖然表面有不同的配搭但完全吃不到沙薑和豬手有任何化學作用,仿佛各自為政,雖然質感及味道確是很不錯,但跟所說的主題沙薑好像兩回事一樣,完全格格不入不貼題的呢。



想再吃一點飯,發覺餐廳飯的選擇很少只有眼見的四款,包括雞扒泡飯、茄湯泡飯,紅白炒飯及鹹肉炒飯,所以最後吃了較有營養的茄湯泡飯 (Double Rice with Tomato Soup, $79),這個飯很簡單只有番茄粒和飯為材料做出泡飯,平常不喜歡泡飯的筆者喜歡這裹的泡飯用的番茄湯,吃起來酸甜開胃,泡飯軟硬恰好但間中會吃到較硬身的米粒,番茄粒略少了一點但勝在湯底濃郁。



吃這麼多肉類等,當然要來一個時令菜苗 (Seasonal Vegatable with Garlic, $69),這個菜苗賣價真有點貴,幸好不知是否當做菜吃起來帶清甜,不俗。


最後來了糖不甩 (Peanut Sesame Duplings (6pcs), $39),筆者沒有吃所以不給予評語。翻開餐牌還有一點想提出就是飲品類,餐廳屬開天殺價型,一支192ml的可樂竟然要賣$39,橙汁賣$49,豆漿也賣$29,究竟餐廳動機是甚麼呢?也試問有多少個食客會願意付這個價錢買一些在外邊五元八塊可以買得到的飲品?如餐廳願意調回正常的價格,相信最少我們這一次用餐會多點幾款飲料。另外就是炒飯或麵款的偏少,或者餐廳主打精選菜式,但在幾個男仕用餐下,其實的確需要幾個炒粉麵飯來填補空洞,希望下次來會有更多的選擇。


地址:  中環皇后大道中139The L Place 2 (近中環中心)

電話:  3568 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