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天,因已預算了今天乏力,假期的時候還是很喜歡來到大坑,不久之前來過這裡,有一間店舖的門面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於是老早就訂了今天吃一餐好的。
相信這天星期一有不少人跟筆者一樣,已預料到體力不夠上班用,也許是接近新年的時間,所以吃一餐好像是變得理所當然。這一間門面很神秘的店舖是一間鐵板燒店,再深入調查,其實他就是2017年米芝蓮一星鐵板燒店 - 鐵板燒 · 鑄。
門面簡約得是令人覺得可怕,但翻看餐牌價錢卻來得相當合理及大眾化,要注意的事項是訂位時要交訂金,每一位收一百元,到結賬時會自動扣除,你可以說是麻煩,但當你進入店內也許知道這事是來得合情合理,由其這般坐位不多的店舖也是要一點保障的。
看一看餐廳,除了餐廳發給筆者短訊的套餐外還有不少的單點物,款式雖不多但已能吸引筆者眼球,可惜沒辦法打聽到餐廳晚市的餐單。首次來到先點了兩個廚師發辦套餐,套餐包括海鮮,炒飯及薄切牛肉,一次能滿足吃海鮮和肉的願望。
首先來的不是鐵板燒,而是一份蟹肉沙律,賣相仿佛走進了高級法國餐廳一模一樣,蟹肉沙律當然有蟹肉,還用上了黑魚子配上黑醋伴碟,清新得來不乏層次感,喜歡蟹肉粒,沒帶半點的雪味,黑魚子名貴得來也跟整個沙律非常配搭,沒半點突兀。
進入主角鐵板燒,合共四款燒物,先來的是鐵板燒大蝦,平常比較不吃的就是燒大蝦,因為一過火肉就容易換得很老,但在鐵板燒層面因為廚師是面對面即燒,火喉時間會控制得好或許是理所當然。喜歡看廚師極致細心地烹調,這也是鐵板燒的好處,相比在外地看過九流廚師班門弄斧般表現刀叉互耍的雜技,筆者非常喜歡這兒廚師簡單又專業的烹調手法。這道燒大蝦火喉一絕,入口爽口,鮮嫩而且非常彈牙,看到廚師在把蝦頭用鐵鏟壓下,原來是供食客品嚐大蝦的蝦膏,膏雖沒有很多,但味道也是不錯。
第二道菜是甘鯛,因不是常吃鐵板燒,本以為只是一款普通的燒魚,只是把它放到鐵板上,原來是大錯特錯!這款甘目鯛令筆者大開眼戒,廚師先把弄好的甘鯛放在鐵板上的煎鍋裹煎焗,另一面開始準備伴碟,把黃色的汁料均勻的放在碗上,然後加一點調料,最後把甘鯛放在上方,做法看似簡單而賣相也是跟法國菜無誤。起初只以為是魚伴醬料而已,誰知入口外皮竟是帶脆,內裹肉卻很腍很滑嫩,原來外邊看似花芯一樣的是魚鱗,怎麼可以又炸又煎筆者實在想不明白,但事實上這道燒甘鯛再配上特製的醬料,賣相佳,甘香味道十分出眾且富有層次感,完全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可以的話筆者想多來一碗!
第三道是炒飯,鐵板燒中炒飯一向是常客,筆者認為炒飯跟炒蛋一樣,易學難精,由其在鐵板上炒飯難道更大,一來在高溫三百度下炒得又夠火喉又不燶,十分不簡單。有些餐廳會表演畫畫或砌圖,同樣地筆者是喜歡實而不華的作風。這碗炒飯用上了蛋絲蝦米炒製面成,飯炒得粒粒分明,吃的時候無論口感還是乾濕度都很要好,而這一碗炒飯毫不油膩,半點黏在飯上的油也看不到,健康非常!
緊接職員送來的是味噌湯,吃日本菜又怎能沒有味噌湯呢?這個味噌湯送來時還是熱噴噴,湯不會過鹹,清中帶甜,再翻看食材還有一些菇類及一顆蜆肉,菇有口感,吃起來清爽,蜆肉則未必是當做,吃起來有一點苦澀的味道,但整體湯還是味道要好!
最後來的是薄燒牛肉,廚師先把肉在鐵板上燒,然後把一些調配料放進牛肉裹卷著一起燒,燒的過程再在外邊調味,然後把肉切開上碟,與此同時亦把一些鹽倒在碟邊,並叮囑筆者說如不夠味道可以伴一些鹽吃,但不要整塊放進鹽上否則會過鹹。薄燒牛肉來的神奇,雖眼看廚師放進一上調料在肉裹但卻完全沒吃得到,牛肉入口即溶,牛味從舌頭開始傳送直達喉嚨,味道雖帶一點鹹,卻不減這個薄燒牛肉的美味度。
至於雪糕也不是甚麼品牌的,但有三款供食客選擇,包括黑芝麻,綠茶及柚子,都是很傳統日本最常吃到的三款雪糕。曾經有人說香港除了某鐵板燒餐廳外並沒有其他好選擇,這一次筆者來到這裡光顧則有一翻看法,雖然米芝蓮並不能作準,但反觀整體不論食物質素,環境以至服務,猶如置身在酒店光顧一樣,而且價錢沒有設定得太高昂,還是可以負擔得到,整體來說筆者會把他放到一個頗高的位置,就像當初在澳門吃到The Tasting Room御膳房一樣。
地址:
大坑銅鑼灣道134號地下
G/F., 134 Tung Lo Wan Road, Tai Hang
電話:
2570 70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